微信在线客服
青悦动态
《全科口腔医学杂志》研究表明,我国儿童和青少年阶段为牙齿畸形的多发年龄段,该年龄段牙颌畸形患病率为 67.82%。 但由于我国普遍对口腔健康问题重视程度不够,其中约80%的青少年没有接受及时矫正治疗。
为什么必须
“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治疗”?
抓住发育黄金期,事半功倍
6-12岁是面部及牙颌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,该阶段儿童期牙列、咬合及颌面部生长发育是最活跃的阶段,早期矫治通过困势利导,引导牙齿慢慢向正确的生长方向移动。避免错颌畸形对外形造成影响,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!
避免“小问题”变“大麻烦”
一些小时候看似不严重的错颌畸形,如不及时干预,情况会逐渐加重,随着生长发育的完成,可能会演变为严重的错颌畸形。早期干预往往可以阻断这种问题的发生,使后期矫治难度降低,减少拔牙甚至手术的风险。对于“地包天”“小下巴”等影响颌面部发育的畸形,若不进行早期干预,会加重后期治疗难度,甚至需要外科手术。
什么时候干预才及时?
替牙期(6~12岁)也是儿童牙齿矫正的黄金期,该阶段孩子的颌骨可塑性强,进行早期矫治能利用自身的生长潜力,引导颌骨正常发育,避免未来复杂治疗。还有一些反颌的儿童,在可配合的情况下3-4岁时即可干预。如果错过了儿童矫正的黄金时间,有可能让原本轻度的畸形加重,增加治疗难度和费用。
破除四大误区
别让错误认知耽误孩子
错误认知1:
必须等12岁换完牙才能矫正
正确答案:分阶段解决
3-5岁:乳牙期干预“地包天”、口呼吸等骨性问题,避免颌骨发育畸形;
8-10岁: 替牙期纠正张口呼吸、吮指、吐舌等不良习惯,以及早期干预不良习惯引起的牙、颌面畸形,预防畸形加重;
11-14岁:恒牙早期,颌骨生长高峰,矫正效率最高。
错误认知2:
矫正一定要拔牙
专业正畸遵循“尽量不拔牙”原则。拔牙矫治需综合牙列拥挤、牙弓突度、咬合关系及特殊人群情况判断,由正畸医生遵循医学原理,审慎提出方案,很多病例是不需要拔牙的,尤其早期开展干预后(如扩弓),可减少50%以上的拔牙概率。
错误认知3:
矫正后牙齿会松动、老掉牙
矫治过程中牙齿轻微松动是正常生理性移动,治疗后通过牙槽骨改建会重新稳固。规范矫治反而会改善咬合关系,减少咬合创伤,降低未来牙周病风险。
错误认知4:
普通牙医也能做正畸,
无需找专科医生!
“不是所有的牙医都可以做牙齿矫正”正畸是口腔领域最复杂的专科之一,正畸专科医生至少需额外2-3年专业培训。非专科医生操作可能导致咬合功能紊乱、关节损伤等后遗症。